
一些产妇在分娩后一星期时常出现忧郁症状,主要特征为郁闷、不安、易疲劳、轻度情绪紊乱或焦躁等。这种抑郁状态如果轻微,一般无需用药都能度过产褥期。但当产妇出现较严重的忧郁时,泌乳素分泌会明显低于正常产妇,而母乳分泌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泌乳过程是一个复杂而且多种内分泌参与的生理过程。泌乳素在泌乳的启动和维持乳汁分泌中起重要作用。如果产妇出现较严重的忧郁,不但会影响泌乳素的分泌,而且由于患抑郁症的产妇情绪低落,易疲乏,饮食和睡眠欠佳,有可能造成母亲对哺乳行为不够积极。
特别是有些产妇发现自己乳汁少后,也不太积极让婴儿多吸吮乳头或按时吸乳,结果导致乳汁分泌始动时间延迟,乳汁分泌量不足。一般产后第3天泌乳素分泌量较低,此时产妇的情绪可能更低落,对母乳喂养更加缺乏信心,由此形成恶性循环,最终导致整个哺乳期母乳喂养率的下降,甚至无母乳而选用代用品喂养。
国健妇产医院产科医生介绍,产后抑郁是可以预防的。一方面,孕妇在产前应保持心情愉快,消除产前紧张恐惧的心理,轻松地度过这一特殊时期。另一方面,作为家庭其他成员尤其是丈夫,应多体谅妻子,对产妇尽量态度和蔼、细心关怀。日常天气暖和时可以外出散心,参加一些活动,丰富生活,减少因孤独落寞产生的抑郁。
上一篇:心理障碍有哪些类型
下一篇:产后坐月子怎么护理?